昨天在网上闲逛,偶得一篇综述,记录了婆罗洲西北的榧螺科软体动物[1]。恰巧我对之前买的一对来自大巽他群岛的榧螺有疑问(虽然更具体一点是在爪哇那边),于是花时间研究了一下。
Oliva sp.
West Java, Indonesia / Probolinggo, East Java, Indonesia
F+++ / F++, 18.62mm / 16.70mm
大概是2021年春夏之交,拍卖网站上的印尼贝商开始挂出了这种小型榧螺,每次一颗,虽然有炒作之嫌,但可以看出来出水量并不大。头几次拍卖价格飙到很高很高——虽然比不上那些正经稀有的宝螺,但是对于这么小、长相也颇朴素的榧螺来说,已经很离谱了。
当时超想要一颗的,因为印尼贝商给它定的种是Oliva athenia,国内有一个翻译叫阿瑟宝螺,但是稍微仔细看一眼,就会发觉这个种加词它不就是雅典吗!古典主义爱好者(此时此刻正在某群里讨论埃癸斯)怎么禁得住这样的诱惑——在大家热情稍稍消退了一点之后,也在拍卖上摸了一颗(上图右边稍小那颗)。
没错,所谓的“宙斯盾”既不是只属于宙斯又不一定是盾,是防具里的神圣罗马帝国!
花了几百块钱买了一颗不起眼的榧螺,当然想了解它多一点,然而“罕见的榧螺”这种东西,不论是图片还是文字资料都少到可怜。甚至我的两本榧螺书里都有一本没有收录这个种。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概就是收藏者关于它的热情迅速消退(毕竟专门玩榧螺得人也不多),两个月之后我花了第一颗大概⅓的价格买了另外一颗来和它配对,个头还要再稍微大一些。再往后,贝商们似乎也不怎么提供这种榧螺了。
故事到这里结束了,那也算是 happy ending,但是这俩小标本困扰了我好几年。虽然它们扁平的螺塔部分十分特殊,如果有分类确定、细节清晰的参考图片的话,我这样的门外汉都有一点信心来做鉴定——但可惜的是,这样的图片太难找了。
在数据缺乏的 O. athenia 之外,我之前其实还锁定了另外几个嫌疑人——一个是陷塔榧螺 O. concavospira,一个是灵鼬榧螺 O. mustelina,一个是同样资料很少的 O. xenos。
仔细观察螺塔的话,前二者其实可以比较轻松地排除。陷塔榧螺螺塔的釉质太厚,会把螺塔的细节整个都覆盖掉,包括最外圈的 filament channel;而灵鼬榧螺的釉质完全没有盖住filament channel,那条细沟会一直向内延伸了好几圈,直到 protoconch。待鉴定的这颗标本介于二者之间,釉质覆盖了螺塔的绝大部分,但是留下了最外圈一圈的 filament channel。但是 O. xenos 就没法儿排除了,因为找不到确定的图片。
说回到最开始的综述,文章里完全没有记录 O. athenia,反倒是收录了 O. xenos,而且后者的图片和我手里的标本颇有几分类似(12a,b),可惜,没有螺塔的图片。
上次检查得出来的“暂时保留 O. athenia 这个鉴定结果”的结论不由地发生了动摇。怎么办……还是得从模式材料和原始描述入手(前提是能找到的话)。很幸运的是 Duclos 在1835~1840 年间的资料[2]网上很好找,不太费劲就找到了当年 O. athenia 的模式插画——标号17的不就是我的标本本螺吗!连最顶端那一串小点都一模一样。
可是就在我决定做个新标签之后,我去翻查了一下我的那两本榧螺书,结果其中一本[3]在 O. xenos 的条目里明确地提到:“Duclos 的模式插画其实是两个物种(17, 18 vs 19, 20),并不 valid,很多人都搞错了啊!”
这就没办法了,不得已去查了 MNHN 收藏的 O. athenia 的 Lectotype,虽然还是没有螺顶的图片,但是看上去真的有点不像。
反观是 O. xenos ,倒是找到一张很确定和我的标本一致性很高,而且和两本书里的描述很接近的图片(甚至有螺塔方向的照片!):
虽然书上印刷的 O. xenos 的模式标本图片似乎又和上图不一样,但是 O. xenos 吸引我的一点是,不论照片、书本的描述还是原始描述里,都明确提及了螺口的淡紫色。反观 O. athenia,它的 Lectotype 图片里,螺口似乎是白色的,看到的几个描述里也没有专门提及螺口的颜色。
所以基于个人以上的这些研究,我终于决定把这两颗标本重新鉴定为 Oliva cf. xenos。
这个种似乎还没有人拟中文名。我查了一下原始描述的 Etymology,拉丁名果然是“奇怪”的意思(来自古希腊语ξένος),“in reference to the unusual color pattern of the new species”,说它的颜色和花纹很奇怪(哪里怪了!),据此,我姑且拟一个中文名叫“异纹榧螺”好了!
Oliva xenos Petuch & Sargent, 1986 异纹榧螺
但是……(没错,但是又来了)我研究了一下 Oliva xenos 的原始描述[4],有这么一句让我非常担心:
… spire flat, covered with thick, white callus. …
啊啊啊怎么办,两颗标本的螺顶釉质都不够厚啊,也看不出堆积出来的白色!不行了,再这样下去得要裂个新种出来……
(不不不,我个人其实觉得更可能只是发育导致的个体差异或者是地方型的差异,又或者是我完全认错了……这个种群的榧螺我看得还是太少,改天再问问专家吧!)
Raven JGM & Recourt P (2018) Notes on molluscs from NW Borneo. 4. Olivoidea (Gastropoda, Neogastropoda),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eight new species. Vita Malacologica 17:113-155
Duclos PL (1840) Histoire naturelle générale et particulière de tous les genres de coquilles univalves marines à l’état vivant et fossile, publiée par monographie. Paris, France: Firmin Didot Freres
Hunon C, Hoarau A & Robin A (2009) Olividae : a complete survey of recent species. Harxheim, Germany: Conchbooks
Petuch EJ & Sargent DM (1986) Atlas of the living olive shells of the world. Charlotte, USA: Coastal Education & Research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