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多铜矿都和翠铜矿一样,以光鲜的色彩出名,譬如说红的赤铜矿、蓝的蓝铜矿、绿的氯铜矿(……等等?),但也还是有一些朴实刚健的铜矿,以硫化物为代表。

辉铜矿便是铜硫化物矿物家族中的一员,且化学成分是最简单的:

因为简单明了的化学成分,在 Strunz 矿物分类编号系统里辉铜矿的编号也非常靠前,是2.BA.05。因为分类 1 里都是自然元素,而 2.A 都是硫族元素(砷、锑、铋)与金属形成的合金,因此,套用我们的初中化学知识,我们可以说辉铜矿是Strunz 矿物分类体系里第一种化合物。(当然现在我们知道按照比例形成的合金也是化合物!)

辉铜矿的英文名也是简单粗暴,Chalcocite,来自希腊语 χαλκός(chalkos),直接就是“铜”的意思。“Chalc-”这个词根在矿物名字里也很常见,见到它就知道有铜,比如说:黄铜矿 Chalcopyrite、云母铜矿 Chalcophyllite、毛赤铜矿 Cuprite var. Chalcotrichite、绿铜锌矿Aurichalcite,等等。

可以说希腊语来源的 “chalc-” 已经做到了和拉丁语来源的 “cupr-” 分庭抗礼的地步!顺带一提,拉丁语这边有一个和 aurichalcite 很像的 auricupride,是斜方铜金矿。

辉铜矿的存在其实相当广泛,既可以形成原生的矿脉,也可以作为次生矿出现在原生的黄铜矿、斑铜矿周围。不过它们多是以密实的脉状出现,晶体并不是那么多见。市场上晶形好的标本言必及英格兰康沃尔、澳大利亚昆士兰、美国康涅狄格和威斯康星,而且很不常见,价格高企,而一些之前非常重要的产地,却已经被人忘记了。

辉铜矿
M'Passa mine, Mindouli, Pool Dep., R. CONGO
老猫收藏
22 mm × 17 mm × 15 mm
摄影:老猫

上次讲翠铜矿的时候有讲到明杜利到姆帕萨一带的现状:而中国公司还在探采,似乎没有什么标本产出,采集者只能去早已弃用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开采的矿道里或者尾矿堆里找东西。所以即便在这个曾经产出过两三厘米大的漂亮晶体的传说产地,mindat 上也没有几张好的照片。这次似乎是运气好,常去逛的那个波兰矿商专程去刚果(布)背了一些好玩的东西回来。

顺带一提,我的另外一块辉铜矿来自另外一个被遗忘了的经典产地——哈萨克斯坦。也不知道是什么机缘巧合,反正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的标本我都没买到(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买不起)。

辉铜矿属单斜晶系,它们扁平的柱状晶体看上去却莫名像六方对称的——其实两个边和其他的是不等价的,是柱面,另外四个面是锥面,露出两个120°的晶头,迷惑性超强。更麻烦的是它们还会沿着 {110} 形成轮状双晶(比如上图中的主晶,根据表面晶纹的交角可以看出来),这样一来,对称性上还真的六方了……

同样这样干的假六方还有金绿宝石、还有方黄铜矿,金红石更过分,把自己玩成了八次对称,不过那个以后再说吧!

继续阅读
所有文章
2023年11月22日
毛头鬼伞:小区蘑菇记录(其三)
据说真的可以吃?只要赶在黑化前!
2023年12月7日
抹谷尖晶石的“轮状双晶”?
小心,长成轮子、长成甜甜圈的,可不一定都是轮状双晶!
© 2025 Sapphir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