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喀尔巴阡山北麓的桑多梅日盆地(Kotlina Sandomierska),维斯瓦河(Wisła)东岸,坐落着一座5万人口的波兰小城——塔尔诺布热格(Tarnobrzeg)。那里曾是塔尔诺布热格省的省会,欧洲乃至世界上重要硫矿与硫酸生产、加工中心之一。
最早开采的露天硫矿位于河左岸的皮亚塞奇诺(Piaseczno),但从1970年开始,开采的重心转移到了维斯瓦河右岸的马霍夫(Machów),城市正南侧近郊的一个社区。皮亚塞奇诺和马霍夫一共采出了8200万吨硫矿石,其中约有1500万吨精炼硫,为此清除了3.8亿立方米的覆盖层,这让马霍夫一度成为了欧洲最大的露天矿场。[1]
马霍夫矿的老照片。图片:ksmachow.pl
不过在矿物收藏爱好者的世界里,马霍夫矿出产的最重要的标本不是自然硫。塔尔诺布热格的硫磺矿虽然产量极高,但是绝大部分是以粉末状产出的,自形晶体产出很少,往往也不大,更是常常挤在一起,无法和西西里经典产地的标本抗衡。反倒是开矿人眼中的“脉石”天青石,成为了收藏者中认可度最高的矿种。
和其他产地的天青石相比,马霍夫矿的天青石普遍更纤细一些,一般是形成小束的放射状晶簇,有的是标准的棱柱形,有的会两端渐尖。这些天青石标本虽然尺寸也难以说大,但是有着良好的光泽和透明度。从颜色上来说,无色透明至浅黄色、浅棕色居多,反而是矿如其名,呈现出淡蓝色的标本要更加少见。当然,无色透明的晶体足够和黄色的自然硫底岩形成颜色对比,让标本足够生动,不过当然是蓝色的更好。
天青石的英文名 celestine 译自德语 zoelestin,后者是德国矿物学家亚伯拉罕·戈特利布·沃纳(Abraham Gottlieb Werner)在1798年根据拉丁语 cœlestis(意为天上的、天堂的)为这种矿物敲定的名字——描述的当然是天青石那淡淡的蓝色。[2]
天青石、自然硫
Machów Mine, Tarnobrzeg, Subcarpathian Voivodeship, POLAND
老猫收藏,Ex. Wendy & Frank Malenson Collection
24 mm × 19 mm × 17 mm
摄影:王为希
王为希《捕矿逐影》北京: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8: 290~291
让天青石呈现出淡蓝色的是无色透明的晶格中混入的、和色心,它们会吸收可见光光谱中的红光和紫光,留下蓝色部分。这些色心的形成与混入的一价、离子导致电荷失衡有关,可能与后者的关系更密切。而且单独的一价离子混入也还不会导致天青石显色,需要电离辐射的辐照来激活。[3]
顺便一提,蓝色的重晶石的吸收光谱与蓝色天晴石的模式非常接近,只是吸收峰有细小的偏移。
或许是一种巧合,天蓝配上金黄也是塔尔诺布热格城市的颜色,不论是市旗还是市徽的主体,都是天蓝色底上的金色星星和月亮。这组图案继承自波兰大贵族塔尔诺夫斯基/塔尔诺夫斯卡(Tarnowski / Tarnowska)家族的纹章——自1598获得马德堡权利以来,塔尔诺布热格一直是塔尔诺夫斯基家族的产业。无独有偶,小波兰省的塔尔努夫(Tarnów)乃至乌克兰的帖尔诺匹尔(Тернопіль),也都是塔尔诺夫斯基家族的后花园。
当地体育馆门前悬挂着波兰国旗和塔尔诺布热格市旗。图片:Jacek Halicki / wiki commons
不过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塔尔诺布热格才因为硫矿的开采而逐渐发展成一个工业化城市,此前它一直只是一座河畔小镇。不过也别太小看这座小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它还曾短暂行使过一国首都的功能。1918年11月,随着苏联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国家“塔尔诺布热格共和国”成立,并进行了土地改革。可惜的是这个政权没能活过半年,1919年春,它就被重新组织起来的波兰军方接管了。
90年代初,随着技术的进步,大量廉价的回收硫出现在了市场上,这让硫矿开采的收益大大减少,加之马霍夫矿产能的逐渐枯竭,矿山逐渐关闭。经年累月的开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露天矿坑,环境也难免受到了巨大的破坏。1994年,波兰国库拨出15亿波兰兹罗提,将露天矿坑改造成了一个大型的休闲水库,起初叫马霍夫斯基水库。这座水库占地4.55平方千米,大概是杭州西湖面积的70%,和南京玄武湖面积相当,甚至更大一点。更厉害的是水库最深的地方有42米,蓄积的水量相当可观了。水库的水源自身边的维斯瓦河,蓄水工作从2005年2月24日开始,2009年4月方才结束。矿区周围的土壤、环境治理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2011年,这个水库被重新命名为“塔尔诺布热格湖”。如果你现在打开塔尔诺布热格的城市地图,就会发现狭长的城市最南端有一片蓝色的水域——那里就是以这个城市命名的湖。有时候不由感叹:二十年挖坑、四年灌水,沧海桑田不过一瞬。
2014年塔尔诺布热格的城市天际线。近处是始建于15世纪甚至可能更早的“塔尔诺布热格的塔尔诺夫斯基宫”(Pałac Tarnowskich w Tarnobrzegu),又名“济库夫城堡”(Dzików Castle),远处右侧水面是维斯瓦河,而正前方的水面正是塔尔诺布热格湖。图片:Mateusz Zych / wiki commons
现在,再从42米深的湖底再开采新的标本显然是不现实的,想要只能去市场上蒐集那些仍在流通的老标本。随着越来越多的标本沉淀在了藏家的手中,将来只会越来越难碰见。有时候矿物收藏也是一期一会,唯一的好消息在于很多矿物的寿命远比我们的要长。
Kopalnia Siarki Machow: Historia
mindat.org: Celestine
Bernstein LR. (1979) Coloring Mechanisms in Celestite. Am. Min. 64:160-168